首页 百科文章正文

如何参与新能源产业(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百科 2024年01月21日 03:23 890 姝昶

四策兼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其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继续优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根据最新产业及市场发展变化情况,研究编制新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各个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的战略与目标,避免由于盲目发展引发产能过剩。

完善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对新能源汽车的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出台相关采购细则,通过技术标准控制、比例控制等推进政府采购活动有序开展,有效化解新能源汽车的过剩产能。

推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伙伴关系,促进市场各个主体共同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克服政企信息不对称、产业政策滞后、政策实施效率低下等导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其二,优化政府补贴扶持方式,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目录的技术门槛,并对进入目录的相关产品进行动态调整;改变当前补贴发放的“普惠制”,转为“奖优扶强”,提高财政补贴的扶持效率。

为防止过度补贴,建议地方政府的补贴方向由鼓励购置转为支持使用,对使用环节可以增加使用年限等要求,出台停车费减免、高速公路免收过路过桥费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补贴扶持力度等。

借鉴国外经验,实施“汽车折价退款”的以旧换新政策等。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监管力度,针对“骗补”行为,建议政府部门联合相关行业协会等共同进行监管,同时建立匿名举报机制和奖惩办法,利用互联网及媒体实现社会监督。

其三,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改变单一的GDP政绩考核观,建立多元化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以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统一各个地方的财政政策,由中央政府制定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以及车型目录,取消地方目录,强制规定进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在政府采购、市场准入、财政补贴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加强对集中采购的管理,推进政府、国有企业、公共交通等单位在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招标程序等方面更加公开透明,防范各地对本地车企照顾行为的发生。

其四,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培育发展消费市场。

加强示范推广,进行消费引导。提高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数量和质量,营造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同时,强化消费引导,加强政府和企业协同合作,从低碳出行理念等方面共同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

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软件”方面包括出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等,“硬件”方面包括充电桩、充电站、售后服务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几个详细的就业方向:

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毕业生可以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从事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以参与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设计与制造,包括电池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此外,还可以负责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的规划和管理。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工作,从事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供应管理等岗位。这些企业包括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商,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提供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和配套。

环保部门:毕业生可以进入环保部门从事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工作,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与执行、新能源汽车推广等。可以参与新能源汽车环境影响评估、排放监测、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检测机构: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汽车检测机构,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检测、认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需要熟悉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国家标准与法规,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故障诊断和安全性评估等工作。

政府机构:毕业生可以在各级政府机构从事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执行和监督等工作。需要了解新能源汽车政策法规,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和监管工作。

新能源汽车的前景

1、政策支持:各国政府都积极推行减排和能源转型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推广。政府通过制定补贴政策、减少购置税、建设充电桩基础设施等方式,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

2、环保需求: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排放和能耗要求越来越严格。新能源汽车以其零排放和低能耗的特点,成为满足环保需求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在大城市中,新能源汽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

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动力电池、换电系统、充电系统、整车制造商等;中游是换电站运营商及动力电池回收;下游应用于各类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310万辆,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

随着终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用户补能需求较难得到满足的问题日益凸显。2020年,换电站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中国新基建的七大重要领域之一。2022年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也提出,要“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

在能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国家将开发新能源作为改善环境和节约成本的重要措施,电动汽车已经呈势不可挡的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续航能力越来越强。

截至2022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79.7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76.1万台、交流充电桩103.6万台。从2022年1-12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4万台。与充电桩快充、慢充两种补能模式对比来看,换电的补能时间在5分钟左右,其补能效率远高于快充与慢充,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用户的补能时间焦虑。

中国换电市场发展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探索期(2007-2012),国家电网牵头,示范基地为主,换电模式进入市场,形成“换电模式为主,充电模式为辅”的发展格局;沉淀期(2013-2018),充电模式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主导快充、兼顾慢充,换电模式发展缓慢;发展期,车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电池租赁消费方式,换电模式再次得到关注,形成充电与换电模式并行发展。

随着公共交通领域全面电动化发展进程加速,换电模式发展空间较大。当前,换电模式具备的补能高效、快速、安全、购置成本低等优势,能够极大满足出租车和网约车、公交车、货车以及私家车的充电需求。

2019年至中国换电站保有量为306座,2020达到555座,2022年,2022年换电站保有量增长到1973座,较2021年增长52%。按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预计2023年中国换电站保有量有望达到2400座。 截止2022年12月,中国换电站主要奥动新能源、蔚来、吉利、国家电网、博众等企业参与建设。

标签: [db:tag]

艾普斯常识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备案号:沪ICP备2023024865号-34旺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