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能源装车量(2021新能源装车量)
摘要
8月我国实现新能源 汽车 销量32.1万辆,同比增长181.9%,2021年1-8月我国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达179.9万辆,同比增长194.0%,3-8月每月的销量都超过了20万辆,8月新能源 汽车 销量达到 历史 新高32.1万辆,行业处于高速爆发期,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300万辆。
事件: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月度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持续走高,8月再创新高,达到17.8%,远超2019/2020年同期水平,行业进入发展爆发阶段。8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19.5GWh,同比增长161.7%,装车量12.6GWh,同比增长144.9%。
从车型上看,五菱宏光Mini仍然稳坐第一宝座, 依靠低廉的价格和错位竞争持续拓展市场,8月以来比亚迪秦PLUSDM-i销量反超ModelY销量,理想ONE于5月底发布2021新款,三季度以来销量有显著上升位居第4。
2021年1-8月特斯拉Model3和ModelY累计销量分别排名第2和第3,比亚迪汉作为比亚迪的高端旗舰产品位居第4,理想ONE于今年上半年发布2021新款后销量有明显的上升,位居第五。
2021年1-8月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111.5GWh,同比增长201.0%,装车量累计达76.3GWh,同比增长176.3%
单月来看,8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19.5GWh ,同比增长161.7%,环比增长12.3%,其中三元锂电池产量达8.4GWh,同比增长91.5%,环比增长4.8%,占比约42.9%,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11.1GWh,同比增长268.2%,环比增长18.8%,占比约56.9%; 8月装车量达12.6GWh, 同比增长144.9%,环比增加11.2%,其中三元锂电池装机量5.3GWh,同比增长51.9%,环比下降2.1%,占比约42.1%,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7.2GWh,同比增长361.8%,环比增加24.4%,占比约57.1%。
从产量和装机量上看,磷酸铁锂占比份额较去年全年水平有所上升, 其市场份额较2019年和2020年同期保持增势,2019年8月磷酸铁锂装机占比18.5%,2020年8月占比30.5%,而2021年8月磷酸铁锂占比达57.1%。由于铁锂的综合性能持续改善, 预计2021年全年磷酸铁锂装机份额将达44%-48%,占比呈现持续上升态势。
动力电池行业龙头效应依旧,8月国内CR3装车份额达76.3%
8月排名前三、前五、前十家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分别为6.59GWh、10.55GWh、11.65GWh;8月CR3装车份额达76.3%,CR5额达83.9%,CR10份额达92.7%。
从具体公司上看,8月宁德时代依然稳坐国内装机量与份额老大位置,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稳健稳居第二,国轩高科位置上升至第三,总体基本符合预期。 从SNE公布的全球数据看,1-7月累计宁德时代出货量份额仍然稳坐头牌,LG化学和松下分别占据第2和3名。
全球数据来看,电池厂竞争格局逐步清晰,在装机量及产能扩产规模上来看,宁德时代、LGC、松下已毫无疑问成为第一梯队, 头部CR3份额占比达69%;其次为比亚迪、SDI、SKI也均实现装机量突破或与头部OEM厂完成深度绑定,二线龙头地位较为稳固。
数据不断验证景气度,全球新能源 汽车 市场共振向上,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带动锂电池产业链维持高景气,目前行业仍处于下游需求旺盛、上游产能紧张格局,产业链价格维持高位运行,预计三季度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产业链个股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德方纳米、恩捷股份、赣锋锂业、天赐材料、永太 科技 、当升 科技 、星源材质、中科电气、璞泰来、新宙邦等。
参考资料:
20210914-浙商证券-新能源 汽车 行业专题报告:新能源 汽车 及锂电系列之九-8月电池装机电动车销量保持高增速
20210907-东莞证券-锂电池行业2021年中报综述:电动车高景气,锂电产业链21Q2业绩继续高增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黄波(登记编号:A0740620120007),研究助理:于鑫(登记编号:A0740120040019)
动力电池产业剧变中,宁德时代拿什么保住“一哥”地位?
2021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2.1万辆,同比增长141.1%,环比下降3.9%。1-10月新能源车零售213.9万辆,同比增长191.9%。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两方面表现较强。比亚迪以80373辆领跑,其中插电混动车型的比销量持续拉升到38641辆,环比增长17%排名
第二的则是特斯拉中国,成绩为54391辆;其余厂商还有上汽通用五菱42133辆、上汽乘用车24085辆、广汽埃安12064辆,小鹏汽车10138辆。
不限行的车辆:1、公交车,大、中型省际、市际长途客运车,出租车,持有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旅游客车营运证件的车辆,经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定的单位通勤班车和学校校车。
2、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应急救险车。
3、悬挂合法新能源号牌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新能源车不在限号的范围呢,为了推广新能源车是不限号的啊。
1、ModelX官方指导价:73.71-100.00万级别:中大型SUV特斯拉ModelX定位为纯进口的电动SUV,它具备500km以上的综合续航里程,能有效减轻消费者的顾虑。
在动态表现上这辆车的操控性、底盘质感都没得说,只是自动驾驶系统还有着较大的漏洞。
这款车的实用性中规中矩,不过对于家庭用户而言已经足够了。
_2、ModelS官方指导价:72.28-123.99万级别:中大型轿车特斯拉ModelS属于进口的新能源车型,这辆车极强的性能以及丰富的配置在市场少鲜有对手,作为一辆以家庭为受众的车这款车的车内空间表现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但是座椅的舒适性倒不错,后备箱的装载能力能够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车厢内品控没有太大亮点,但是用料不愧于这款车将近百万的价格。
自动驾驶系统属于其一大卖点,实际的效果不咋地,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_3、小鹏汽车P7官方指导价:21.99-40.99万级别:中型轿车作为B级轿车的小鹏P7看上去一点也不像传统汽车,譬如封闭式中网设计,没有过多的元素,充满科幻的路线。
并且仪表台也给人感觉简洁,充满了很有艺术感的座舱氛围。
NEDC里程超过了七百公里,在行业内属于顶尖水准,而实际使用中可以达到600多公里。
_4、Model3官方指导价:25.17-41.98万级别:中型轿车特斯拉Model3在国内属于公认的豪华新能源车,拥有很高的关注度。
这款车强势之处非常突出,就是装配丰富的智能装置,再加上开起来感觉还不错,超长的续航里程以及广布的充电桩也不用太过担心没电的问题。
但它的定价问题真的不合理,除非你不介意它价格随意波动,那么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体验选择。
_5、汉官方指导价:20.98-28.00万级别:中大型轿车比亚迪汉定位为比亚迪旗舰级轿车,主要分为两种动力组合,分别是纯电动EV和混合动力DM版本,EV和DM看起来有一定的差异,EV车型使用的是全封闭式中网,更有纯电动车的科技感,线条凌厉,而DM版本则采用家族龙脸面谱。
动力必定也是比亚迪汉的最大亮点,混合动力DM版本是由比亚迪自主研发的2.0T发动机匹配永磁/同步电动机,百公里综合油耗可达1.4L,0-100km/h加速只需3.9s就能完成,在马路上基本没几个对手。
_6、蔚来ES6官方指导价:35.80-54.80万级别:中型SUV蔚来ES6作为一台中型纯电SUV,和同级别其他车型相比它的价格更能够受到用户的青睐。
在整车给人的
第一印象中,这款车的车外车内都很有档次感,乘坐舒适性也很不错。
驾驶方面,蔚来ES6的加速不肉也不快,没有太大的亮点,整车的行驶质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车辆的续航能力算不上出色,但也绝对够用,四百多千米的NEDC续航里程在日常使用中绰绰有余,能和跑车媲美的0-100KM/h加速超车能力特别强。
_7、蔚来ES8官方指导价:44.80-62.40万级别:中大型SUV蔚来ES8是一款中大型纯电家用SUV,580公里的NEDC续航里程在这么多电动车里算是很高了,跑起来直逼超跑,百公里加速四秒出头就能完成。
面对家用场景,蔚来ES8主打高级感和档次感,面对各种对手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不足的地方有一个,就是ES8的体型巨大重量达到2.5吨,所以能耗偏高,所以有时候新能源车不代表就是节能的。
_8、唐新能源官方指导价:19.78-35.99万级别:中型SUV30万内0-100km/h最快、能干跑车的国产SUV这些形容对于新款比亚迪唐新能源而言一点都不夸张,对于新款唐新能源来说,底盘性能、操控性能这些都是其次,只需调到运动模式,满电状态下,它就是一台公路加速机器尽管地板油。
_9、AionV官方指导价:15.96-23.96万级别:紧凑型SUV5G网络放在手机上能够畅享高清视频、更佳的网游体验,放在汽车上,“全球首款5G车”的广汽新能源AionV带来的是安全与智能,全球首款高精地图全路段全速域脱手自动驾驶智能车,具备L3驾驶辅助能力的AionV领先同级竞品一大步,而且引用广汽工作人员的一句话就是“ADiGO3.0自动驾驶系统实现的所有功能,大前提都是安全的”。
_10、威马EX5官方指导价:14.68-28.98万级别:紧凑型SUV威马EX5是一款紧凑型纯电SUV,整体的调性偏向于家用。
底盘悬架的调教十分舒适,不过高速时的支撑力就弱了一些;空间方面的表现没有问题,能够满足家用的各种需求。
威马EX5的工信部续航里程为400公里,高续航版本有520公里,都算不错,只是高续航版本相对低续航版本来说贵了一点,但整体20万以下的售价还是可以接受。
继市值上超越中国石油后,宁德时代就一直处于“风暴眼”中。
昨日,据财联社报道,宁德时代将向现代 汽车 集团专属平台“E-GMP”打造的二款车型供应动力电池,供货时间将于2023年开始。
对此消息,宁德时代虽然并未做出回应,但其股价却很快发生了变化。据Wind数据显示,昨日宁德时代收盘股价大涨8.18%至404元/股。
而在6天前,宁德时代连发多个公告表示,“投资不超过120亿元建设四川宜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投资不超过120亿元建设广东肇庆动力及储能项目”和“投资不超过50亿元建设福建宁德一汽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建项目”,合计投资总计290亿元。
受此消息利好的影响,自次日开盘高开3%至379元/股后,2月4日收盘股价继续上涨至388.5元/股,涨幅达到1.97%。
早在2月1日,宁德时代就发布了一份“非公开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将解除限售和实际可上市流通的股份,占其目前股本总数的5.25%,而解禁上市流通日为2月4日。
据界面新闻统计,这次宁德时代的解禁市值为4332.89亿元,几乎占到其发稿前总市值9555.5亿元的一半。 虽然目前解禁股持有者并未表态是否会减持,但资本市场对此依然表示担忧。
其实,自宁德时代超越中石油后,其股价就一直上演着“过山车”的走势。 而这背后,或许反映着宁德时代“内忧外患”的不稳定现状。
宁德时代2020年12月31日-2021年2月9日K线图,截图自Wind
受疫情影响,去年新能源 汽车 的销售受阻,动力电池行业由此受到波动,需求和装机量随之下滑。正因如此,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并不优秀。
此外,在上月接连发生的宁德时代旗下电池工厂的爆炸事件,也让其陷入短暂的动荡之中。
而在外部市场方面,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却逐年加剧, 宁德时代虽依然坐在“一哥”的位置上,但身边的威胁并不少。
先不说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国内动力电池厂家的追赶,LG化学及松下等海外电池厂商近几年也开始逐鹿国内市场、并紧追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越中国石油,外界将此视为新能源 汽车 将逐步代替燃油车的信号。
在群雄并起的时代里,宁德时代是否能坐稳动力电池“一哥”的位置?
“基本满意。”
十四年前,曾任中国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表示,彼时的中国石油的确能撑得起这个评价。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A股风光上市,首日开盘价一度被投资者推高到48.6元/股,也用71181亿元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
殊不知,这家昔日里全球第一市值的公司,却在十四年后被一家制造动力电池的厂商在市值上所超越。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就在去年12月21日,宁德时代的股价涨幅超12%,当日收盘股价为325元/股,市值也随即达到了7571亿元。一周后,在12月30日,宁德时代股价涨幅达到10.39%,收盘股价为340元/股,市值也达到7920亿元,一举超越中国石油当日7558亿元的市值。
宁德时代与中国石油市值对比图,数据来源于Wind,连线出行制图
今年开年后,这样的涨势还在继续。1月4日收盘时股价实现高涨15.09%至404.1元/股,这之后,股价继续飞涨直至到1月7日,收盘股价达到413.23元/股,市值达到9626亿元的新高。
不过,就在宁德时代正向万亿市值冲锋之时,却被踩下了“刹车”。
1月7日,据“宁乡发布”微博称,当日晚间湖南邦普循环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湖南邦普”)老厂车间发生爆炸起火事件。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该公司属于宁德时代控股的子公司。
作为当事方的宁德时代对此事故虽很快做出了回应,但由于这家公司主要负责宁德时代电池产业中回收部分的业务,受此影响宁德时代次日收盘时股价为404.5元/股,降幅达到2.11%,市值在一天内蒸发203.32亿元。
此后一周,股价的颓势继续延续。 1月11日股价继续走低,当日收盘价为390元/股,降幅为3.58%;期间虽有小幅反弹,但股价的降幅并没有得到缓解,在八天后收盘股价降到366.11元/股的低点,当日市值也跌至9000亿元以下。
到了1月20日,宁德时代股价回涨至收盘价391.4元/股,涨幅一度达到了25.29%。 在业内看来,这一回涨与前日其公布的专利有很大关系。
1月19日,宁德时代公布了两项与固态电池相关的发明专利。据专利文件可以看到,这两项专利都与固态电解质相关,将有利于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发挥。自上月初蔚来推出150kWh固态电池包后,宁德时代这一专利成为这一领域又一进展。
宁德时代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受此消息的利好影响,此后几天宁德时代的股价一路走高,于1月22日重回400元股价,当日收盘价为408元/股,市值也重回9100亿元之上。
但很快,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由于爆炸事件而陷入“泥潭”之中。
1月20日晚间,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曲靖市麟铁 科技 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发布公告称,当日上午其一个室外尾气吸收塔发生爆炸。据德方纳米曾披露资料显示,其公司在2014至2016年均为宁德时代的前五大供应商。此外,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占其公司总股本的40%股权。
这之后,宁德时代虽然对此爆炸事故很快做出回应,并表示只是参股关系,未参与其公司的生产运营, 但也没有挡住股价的下跌。
就在事故发生的下一周,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下跌,自1月25日收盘时的396.95元/股降至1月29日收盘时的354.11元/股,降幅达到了4.27%,这也是宁德时代在上月股价的最低点。
而到了本月初,宁德时代股价继续走低。2月1日,其股价收盘价为350.33元/股。但随着宁德时代连发多个扩产公告后,及时将股价的下跌再次止住。 自2月2日发布公告后,宁德时代股价开始回调,至2月4日收盘时,股价较2月1日股价已回涨38.17元/股。
至此,从宁德时代于去年12月超越中国石油、股价也随即达到了413.23元/股的高点后, 截至本月5日收盘其股价已上演了多次起伏,堪比坐上了“过山车”。
其股价的不稳定,或许也反映着宁德时代颇具挑战的现状。
在目前动力电池这个赛道上,已坐到“头把交椅”的宁德时代压力也不小。
去年10月,宁德时代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了0.8%;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24%。这也是宁德时代去年前三季度首次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虽然宁德时代在第三季度交了一份较为好看的“成绩单”,但也无法遮盖住前三季度的颓势。据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实现净利润36.82亿元,同比下降2.07%。
对于宁德时代去年前两季度的发展不利,与疫情不无关系。
随着去年年初疫情的爆发,去年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的产销量大幅降低。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分别为39.7万辆和39.3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6.5%和37.4%。
“去年上半年突发疫情及政策影响导致新能源 汽车 销量集体下滑,而动力电池装车量也随之下降,从而影响电池供应商收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北京商报这样表示。
在外界看来,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其营收和净利润应该会得到回升。 但对于宁德时代而言,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曾作为“立身之本”的技术路线已摇摇欲坠。
早在2011年,宁德时代就在福建宁德市成立,但在彼时的动力电池赛道上,已然慢了许多,它前面已有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两个已实现“自给自足”的玩家。
作为宁德时代创始人的曾毓群自然也看到了这点,于是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另辟蹊径——没有将当时市场普遍认可的磷酸铁锂路线作为主打路线,而是选择了成本更为高昂的三元锂路线。
就在曾毓群做出这个选择后,政策也帮了他一把。
在宁德时代成立的一年后,中央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要达到150Wh/kg以上,而在那时只有三元锂电池能达到这一指标。
于是,在政策红利的“加速”下,宁德时代于2017年借势超越了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一举成为了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 在这之后,宁德时代继续在三元锂电池方面做着研发,并在两年后推出并量产了“811电池”。
宝马iX3搭载的宁德时代811电池,图源宁德时代官微
简而言之,811电池即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和锰三者配比为8:1:1的三元锂电池,这一电池可以将能量密度提升至170Wh/kg,并有效的提升装载此款电池的新能源 汽车 的续航里程。
811电池虽有诸多优点,但自推出后就一直备受质疑。
首先就是电池的安全性。据未来 汽车 日报报道,去年国内市场发生了超过20起新能源 汽车 自燃事故,这其中多为装载三元锂电的车型。而随着去年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一场“针刺试验”,更将宁德时代的811电池的安全性送上舆论的焦点。
“按照目前的技术,811电池系统做到不起火几乎不可能。如果要做到单体电芯不起火,估计会采用固态/半固态电池,或者较大地牺牲能量密度。” 新能源 汽车 行业专家傅振兴对车市物语这样表示。
除了安全性之外,三元锂电池目前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被挤压。
据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去年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国内三元锂电池共计装车5.9GWh,同比累计下降8%;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4.7GWh,同比累计增长上升13%。按照这个趋势,2021年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大概率会超过三元锂电池。
正如如此,去年业内一度有传言称“宁德时代会放弃811电池”,宁德时代虽然对此进行辟谣, 但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市场份额受挤压等“内忧”问题依然存在。
相比于“内忧”的困扰,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外患”或许更具有威胁。
其实,宁德时代前几年之所以可以坐到“一哥”位置上、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还要得益于政策的扶持。
2015年,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白名单”,国内新能源车企只有采用“白名单”中企业的电池才能获得补贴,进入“白名单”之中就有宁德时代。
借此,宁德时代在政策的扶持下驶入发展“快车道”。2019年,包括华晨宝马、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厦门金旅、北汽、中车集团、吉利在内的各个车企,宁德时代电池的装机比例都在90%以上。
但随着当年工信部取消了“白名单”,挡在外资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墙”被推倒,这些企业就此进入国内市场再无阻碍。 而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一哥”的宁德时代,首当其冲地迎来了LG化学、SK等外资电池企业的挑战。
据SNE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8月,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市场的15.9%,排名第一,宁德时代以15.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这之后,宁德时代虽夺回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位置,但LG化学和松下依然在其身后紧追。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数据来源于SNE Research,连线出行制图
其实,随着宁德时代在市值上超越中国石油后,在业内看来一个新的能源时代就随之开启。但对目前的宁德时代而言,除了要面对自身“内忧外患”的问题之外,还要思考一个“老问题”—— 如何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一哥”地位?
“对于许多竞争对手而言, 汽车 电池通常只是他们的几个业务领域之一。但对我们来说,一切都要围着电池转,我们必须成为这个领域的最强者”。
在宁德时代创立不久,在被媒体问到对于公司及未来的思考时,曾毓群曾这样回答道。
但要让宁德时代做到这点,其实并不简单。
这是因为在新能源 汽车 行业自发展以来,就存在着一个惯例—— 鸡蛋不会放在同一个筐里。 简言之,就是任何一家车企并不会只选择一家动力电池厂商作为供应商,而是同时选择几家。
就拿特斯拉为例,就目前其电池供应商就已经囊括松下、LG化学和宁德时代国际三大电池巨头。 “为保证其电池供应稳定,我们会选择多家电池供应商来供给电池。”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对媒体这样表示。
而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同样并不是车企的唯一选择。
大众2020年豪掷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又选定万向一二三作为供应商;奔驰也投入千万欧元入股孚能 科技 。就连曾作为宁德时代的“伯乐”——华晨宝马也在去年7月选择了亿纬锂能。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动力电池企业无法满足众多新能源车企的需求,为了实现生产,车企们不得不选择多家动力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 即使到了2021年,这样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未来5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快速进入到TWh时代。”
就在上月召开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云论坛上,曾毓群曾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在他看来,2021年开始全球锂电池行业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需求会有明显的提升,但反观供给端,目前全产业链的产能供给增长相对较慢,有效供给不足。
换句话说,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但行业的基本规则并没有改变—— 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来抢夺更多市场。
而从今年初开始,众多新能源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就已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特斯拉国产Model Y强势登陆国内市场,由于超预期降价一度导致官网瘫痪;紧接着,蔚来发布了新车型ET7,据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对媒体表示,ET7订单量也超过预期。在之后,智己 汽车 也发布了自己的新车型,并开放预订。
特斯拉国产Model Y和蔚来ET7,图源特斯拉/蔚来官微
除此之外,像小鹏、威马、零跑等国内新能源车企、宝马、奔驰及奥迪等传统燃油车车企也都会在2021年推出旗下的诸多新车型。
从特斯拉、蔚来,再到小鹏、宝马等车企的高速放量,都在增大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的电池供给压力。据高工锂电机构统计,2021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预期上调至197万辆,同比增速将超过52%,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达97GWh。
为了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和抢占市场,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们纷纷开始了扩产“运动”。
就在本月初,宁德时代就发布公告称,将在四川宜宾、广东肇庆和福建宁德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基地及动力储能项目,合计投资总计290亿元。而在2020年12月底,宁德时代宣布,投资390亿在福建福鼎、四川宜宾、江苏溧阳三地增产扩产。短短几个月,就大手笔拿出近680亿元扩充产能。
紧接着,比亚迪也发布公告表示,将分别以现金的方式对旗下的子公司进行增资扩产。
除了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在扩产上进行加速,它们身后的动力电池厂商们也开始奋力紧追。
上月,中航锂电宣布投资50亿元、规划产能为10GWh的项目即将迎来正式投产,二期项目规划已在进行中。而在去年,国轩高科柳州1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开始动工;蜂巢能源宣布投资155亿元在欧洲建立24GWh电池工厂。
然而,就在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做着扩产的同时,也开始发觉仅仅通过原来的扩产办法很难赢得更多市场,因为从去年开始已有很多新能源车企已不甘被电池厂商“卡住脖子”,开始亲自下场布局电池业务。
去年9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电池日”上发布了旗下的新能源计划,并表示在两到三年后,当实现自给自足后,不排除向外输出电池产品。再到今年,蔚来、智己 汽车 和广汽新能源均已推出的旗下新电池技术,连线出行曾在《特斯拉、蔚来、广汽的1000公里续航电池,是真技术还是新噱头?》一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虽然像蔚来、智己 汽车 等车企及品牌目前在电池方面,还在与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合作,但在这些车企摸透电池生产工艺后,很大概率会真正自研电池,就像特斯拉那样,这样可以让成本降到更低。” 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从业者对连线出行表示。
正因这样,宁德时代为了在新的时代下,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地位,不再仅对动力电池业务进行继续布局和研发,也开始向其他业务开始拓展。
据北京商报报道,自去年开始宁德时代投资了包括同类电池厂商,并涉足上游电池原材料端、证券、 汽车 制造、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等领域。而在今年1月,宁德时代还参与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的C+轮融资。
宁德时代投资地平线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在业内看来,宁德时代开始向供应链上下游及新兴 科技 领域投资并不意外,参与投资和布局其他领域业务不仅可以稳固供应、平摊风险,也能提升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现在来看,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可以确定的是,宁德时代市值超越中国石油并不是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只不过,宁德时代要想在新能源时代下继续稳坐“一哥”位置,就 需要跟着时代变化随时主动出击。
标签: [db:tag]
相关文章
-
探索奇妙世界,小学生科普读物的魅力详细阅读
亲爱的小探险家们,你们是否曾经好奇过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或者恐龙到底有多大?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及更多奇妙的知识,都藏在一个神奇的宝库中——那就是科普读...
2025-04-04 5
-
生活智慧的金钥匙,掌握生活常识百科宝典详细阅读
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又让人头疼的问题?如何快速去除衣服上的顽固污渍,或者怎样挑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些问题虽然小,却关...
2025-04-04 6
-
斑马百科,揭秘这些黑白条纹动物的奇妙世界详细阅读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自然界中一个非常独特和迷人的物种——斑马,你是否曾经好奇过,这些黑白相间的条纹动物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让我们一起...
2025-04-04 7
-
探索未知,如何制作引人入胜的科普视频详细阅读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是否曾经被一个科普视频深深吸引,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科普视频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媒介,它们还是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工具,我们就来聊...
2025-04-04 6
-
揭秘老胡股票擂台,一场精心策划的金融骗局详细阅读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可能听起来有些沉重,但请相信,了解真相总是明智的选择,你是否听说过“老胡股票擂台”?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挑战...
2025-04-04 6
-
科普视频教程,如何制作引人入胜的科普内容详细阅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普视频成为了传播知识、教育公众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YouTube、Bilibili还是TikTok,科普视频以其直观、易懂的特...
2025-04-03 7
-
百科全书,知识的宝库,科普书还是杂志?详细阅读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想象一下,你手中拿着一本厚重的书籍,它的封面上印着“百科全书”四个大字,你可能会好奇,这本书究竟是科普书还是杂志呢?别急,让我们一起...
2025-04-03 10
-
百科全书,知识的海洋,智慧的灯塔详细阅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被各种信息轰炸,从社交媒体的碎片化内容到专业网站上的深度文章,知识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环境中,我...
2025-04-0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