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规划产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全面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全面分析!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前几年的缓慢
启动,新车型源源不断进入市场,以及各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扶
助政策和激励措施也大力促进了电动汽车的销售,2015年销量
骤增至54.9万辆。在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较好的主要国家中,中
国进步最大,2015年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挪威、英国、日
本、法国、德国位列其后。
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已经发展至第三个阶段,2009-2012
年为第一阶段,国家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
广工程,选取25个城市进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通过给予
购车补贴等形式推进新能源汽车购买和使用,该阶段处于产业酝
酿期。
2013-2015年为第二阶段,财政部等四部委于2013年9月联合
发布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确立
39个城市(群)总共88个城市为示范城市,总计推广目标扩大
到33万辆。国际上把“1%”看成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的一个拐
点,一旦突破1%的比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这个突破点在2015年11月实现,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占整个汽
车市场累计产量的1.26%。
2016-2020年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第三阶段,规划2020年新能源
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该阶段中央补贴范围扩大至全国。
从十三五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阶段。
整体来看,目前驱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依赖于政策红利。2014
~2015年,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
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支持政策开始由示范城市范围内的车辆购置补贴政策为主,扩展
为包括全国范围内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及公共机构采购、扶
持性电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全方位立体化政策扶持体系,
对于稳定企业政策预期和稳定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7.9万辆,同
比增长4倍。新能源乘用车生产20.64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
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2.7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来用车生产
6.36万辆,同比增长2.8倍。
尽管新能源乘用车在2015年实现了高速增长,但纯电动商用车的
增长更为迅猛,不仅电动物流车快速崛起,再加上2016年国家政
策对中巴车(6-8米)补贴的调整,从每辆补贴30万的标准调整为
按照单位载质量能耗进行补贴,力度下降导致车企加紧2015年大
幅提升产销量。因此在产量分布上拉低了新能源乘用车份额,
2015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占比为55%,低于2014年的65%。
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分析:2015年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
全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量突破14万辆,达到历史最高值。2014、
2015连续两年同比增长近3倍。
2015年全年纯电动乘用车14.28万辆的产量略低于纯电动商用车
的14.8万辆,占比38%。累计来看,2013-2015年纯电动乘用
车生产19.01万辆,占总量48.1万辆的40%。
2013至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占比分别为53%、45%、38%,占
比逐渐走低。动态来看,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同比增长速度(3倍
)落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增长速度(4倍)。
从月度产量走势来看,前11月纯电动乘用车产量走势基本与总产量
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从8月开始,连续4月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继9
月产量超过去年最高月度产量最高值(1.2万辆),在10、11月连
续两个月,纯电动乘用车不断刷新月度产量纪录。11月纯电动乘用
车产量达3万辆,同比增长7倍。而在12月纯电动乘用车产量下滑至
2.57万辆,减产近5000辆。
插电式混动乘用车2015年增速远落后于2014年22倍的同比增速,
主要因为2013年产量基数较小,2014年实现跨越式增长。2015
年新上市的车型仅有比亚迪唐、华晨宝马530Le、沃尔沃S60l插
电式3款,所有在售的插电式乘用车仅6款,但仍实现了同比三倍的
高速增长。
2013-2015年,39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区域)累计推广应
用新能源汽车总量达到38.3万辆,超出33万辆的推广目标。但从
分布情况来看,只有43.6%的城市完成上报目标。现阶段新能源汽
车推广的主要市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面
临节能减排的压力更大,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落地快,在财政补贴、
牌照资源等方面的优惠力度大。
从分布车型来看,2013年至2015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推
广139396辆,占总推广量68%。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推广9162
7辆,占比45%,插电式乘用车推广47769辆,占比23%。
从推广领域来看,私人领域累计推广91792辆,占总量45%,公共
领域推广113409辆,占55%。私人领域、租赁用车、出租车、公
务车四个领域主要应用的车型为乘用车,结合推广车型分布数量来
看,这四个领域的推广量与新能源乘用车推广量相吻合,可以分析
得出:新能源乘用车在私人领域占比最大,约为66%,其次是租赁
用车领域,约占23%。出租车占比约5%,公务车占比约6%。
根据2015年产量,列出前十家车企排行如下,前六名排位与2014
年保持一致。比亚迪以5.89万辆排名第一,连续两年占据冠军位置。
此外吉利、众泰(湖南江南)、北汽、上汽、江淮、奇瑞一直是产
销排名靠前的企业。2015年新增进入前10榜的企业有江铃和力帆,
主要通过小型、低价电动汽车的投放快速打开市场。
细分车型技术路线来看,在纯电动汽车领域,2015年吉利以5.01
万辆产量位居榜首,远领先第二名众泰(湖南江南)的2.6万辆。
北汽新能源以1.74万辆排名第三,比亚迪1.1万辆排名第五,江淮
以1.02万辆排名第五。
中国市场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不多,截至2015年底仅有五个
品牌6款车型在售。其中,比亚迪以4.78万辆占据最大份额,继
2014年比亚迪秦上市引发市场追捧后,2015年6月推出的插电式
车型唐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据统计,2015年所有在产的新能源乘用车一共有66款,从车型级
别分布来看,A级车数量最多,以19款产品占比达32%,紧接着是
A00级电动车,共17款产品。
整体来看,A00级、A0级、A级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占据主体地
位,共38款车型,数量占比84%,2015年生产13.84万辆,产量
占比达85%。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在车型上具有小型化、紧凑的特点,
B级、C级等其他车型还不够丰富,产量占比也较低。
纯电动车型的小型化趋势更加突出,A00级、A0级新能源乘用车全
部采用纯电动技术路线。纯电动B级、C级以上的车型很少,产量占
比仅5%。大型豪华纯电动汽车需要装载的电池更多,耗电量较大,
对技术性能、品质等方面要求更高。相比之下,小型电动汽车更容易
形成产业优势。
目前在产的插电式乘用车都是从A级车起步,车型虽然不多,但从轿
车到SUV、中高端都有覆盖。接近燃油车的便利性使得插电式乘用车
更容易发展出丰富车型规格。
现阶段(2013-2015年)新能源乘用车根据纯电动续航里程R(工
况法)进行补贴,其中纯电动乘用车补贴分为三类标准,按这三档续
航里程范围对目前在产的纯电动乘用车进行分类。(部分车型有多个
动力版本,分别按不同的续航里程列入分类统计,工况续航里程参照
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目录数值。)
80≤R<150km续航的康迪K10、康迪K11、知豆H1主要作为租赁
车型投放,产量占该区间96.5%,对私销售的力帆330EV、荣威
E50所占比例很小,续航低于150km的电动汽车在私人市场的份额
很小,较难覆盖用户出行需求。
康迪K系列、知豆系列都推出了面向私人市场更高续航里程的车型,
并且从2016年起,纯电动乘用车补贴标准对续航里程的要求提高至
100km及以上,受补贴调整影响,上述三款续航约80km的车型都
将不再生产。力帆330EV还有一款续航里程为160km的版本,作为
主推车型版本,产量达3305辆。上汽荣威E50将于2016年推出升级
款,续航里程达到170km,目前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升级款。由此
来看,80≤R<150km区间的车型越来越少,主销纯电动乘用车的
续航里程都将从150km起步。
150≤R<250km区间的纯电动车型最多,共31款,累计生产11.4
万辆,占比80.1%。由于本区间内补贴从150km起,60%以上的车
型都照此限度设计续航能力。
目前国产电动乘用车中,续航里程最长的是比亚迪E6400型,达400
km,老款e6续航里程也能到达322km。2015年之前,续航里程超
过250km的车型非常少。随着电池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车企
推出长续航里程的车型,包括北汽EU260、吉利帝豪EV等,并且补
贴后的价格做到15万元以内,性价比较高。
总结与展望:全球范围来看,2015年电动汽车在发展路上遇到了
一定的阻力,例如油价下跌带来影响,但对电动汽车发展总体影响
不大。在2016年,尽管油价低迷,但欧洲对汽油苛以重税,这意味
着油价暴跌对汽油车成本的下行影响有限。行驶里程增加、电池价
格降低以及税收和其他优惠政策,加上大众对电动汽车更加熟悉,
都将继续推动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加。
据中汽协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产量同比下降2.3%,销量同比下降4%,这是近10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年销量首次出行同比下跌情况,这也是2019年汽车市场大环境衰退的一个表现。但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亦未能撼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据EVsales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近221万辆,这就意味着中国在2019年贡献出超过50%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市场占比上而言,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
当然,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离不开的是政策的推动和各车企的积极响应,让新能源汽车获得极大的推动力。但市场归市场,技术归技术,在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红利下放,各大汽车企业纷纷进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同时,也在同步开发更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可一旦谈论到技术,难免会以国家为立场与国外技术进行对比,尤其是对于作为产销量最大的中国而言,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表现究竟如何呢?
说到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国内的电池技术,在拥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专注研究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企业后,国内的动力电池技术也在急速上涨,而在实现国产后的特斯拉也选择与宁德时代合作,未来车型将搭载宁德时代提供的电池。要知道,现在特斯拉Model 3采用的是松下和LG,如今它与宁德时代合作,也意味着这个从一开始就引领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的企业对中国电池技术的认可度。
而且在今年的4月份,DeepTech联合CB Insights(这里提到CB Insights是一家世界级权威风险投资数据公司,会定期发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独角兽公司的名单,此次榜单对于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极具投资权威指导价值。)针对中国动力电池及上下游企业的评选出炉,榜单按照燃料电池、锂离子(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三种技术路线分类,亿华通、宁德时代、辉能科技分别作为代表性企业上榜。
对于宁德时代,榜单给出的入选理由为:宁德时代经过近十年的野蛮生长,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市值超过 2500 亿。经历了比亚迪的双雄竞争并最终靠技术路线胜出,宁德时代如今的竞争对手,已经是松下、三星 SDI 和 LG 化学。
相对的,比亚迪在动力电池这一领域也有着相当不错的造诣,例如比亚迪在前段时间推出的刀片电池,它通过改变内部结构,从而达到更高的续航里程,同时刀片电池的散热功能也比普通电池要好,安全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目前驱动电机主要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及轮毂电机等几类;其中直流和交流电机又可进一步划分。目前行业对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及开关磁阻电机关注度较高。通过对常见的几种电机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转速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纯电动乘用车市场的主要驱动电机。
但就目前而言,国内的电机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据了解,国内体现电机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占比仅为50%,远低于国外90%的水平。而且在轻量化、集成化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外已实现“电机+变速器”等一体化集成。因此在轻量化方面,如今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依旧有相对的短板存在。
要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仍有待提升的地方,那当属电控技术。而在电控技术中,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技术是目前的电控技术里的核心,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结构中,成本最高的是动力电池,而紧随其后的就是IGBT,作为与动力电池电芯齐名的“双芯”之一,占整车成本约5%左右的IGBT,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以目前而言,国内的IGBT技术与国外技术依旧有一定的落差,电控中的IGBT百分之七十来源于海外企业,仅剩下的百分之三十还是通过自建与外购来解决这燃眉之急,长期以来,国内IGBT都是进口英飞凌、三菱等国际巨头,“一芯难求”。
但就在前段时间,总投资额高达10亿元的比亚迪IGBT项目在长沙正式动工,该项目设计年产25万片8英寸晶圆的生产线,投产后可满足年装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需求。如今,比亚迪IGBT芯片晶圆的产能已经达到5万片/月,预计2021年可达到10万片/月,一年可供应120万辆新能源车,也就是相当于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总数。从这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品牌正式打破之前IGBT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格局,技术展现也将越来越牢靠。而且比亚迪也正式与华为达成合作,前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有着领先的行业技术展现,后者在5G及智能科技方面有着全球顶尖的技术实力,这两者结合将会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新能源汽车。
总体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实力,虽然在某些领域的表现还相对欠缺,但汽车厂家都已提早布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将引领全球,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而对于汽车厂家而言,新能源汽车技术或许是中国品牌的另一出路,一旦新能源汽车获得普及,中国汽车品牌的世界地位将获得质的飞跃。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db:tag]
相关文章
-
探索科技新生活,高清大图下的现代世界详细阅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云计算到人工智能,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
2025-03-31 3
-
科技生活儿童画,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桥梁详细阅读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在线教育到虚拟现实游戏,科技不仅改变了成人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
2025-03-31 3
-
探索未来,新科技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详细阅读
亲爱的读者,你是否曾经幻想过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随着新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科技的世界,探索它如...
2025-03-31 3
-
探索科技新生活,简单又漂亮的手抄报设计指南详细阅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在线教育到远程工作,科技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帮助...
2025-03-31 5
-
缅甸华人,这里的真实生活与感受 缅甸华人,生活在被世界屏蔽的角落详细阅读
缅甸华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在被世界屏蔽的角落,他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工作、学习?他们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通过真实的例子、生动的...
2025-03-31 14
-
探索新科技,未来生活的变革者详细阅读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从可再生能源到生物科技,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为我...
2025-03-31 14
-
科技生活手抄报,简单漂亮,让科技融入日常详细阅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科技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在线教育到远程办公,科技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了让...
2025-03-31 14
-
科技生活海报,未来已来,融入日常详细阅读
亲爱的读者们,欢迎来到这个充满科技魅力的世界,我们将一起探索科技如何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示在海报上,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
2025-03-3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