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文章正文

新能源车提速眩晕(为什么你坐新能源车的时候容易晕车)

科普 2024年01月11日 20:31 751 薪虹

你身边是否有容易晕车的小伙伴 ,或者你就是其中的一员。还有很多小伙伴,本来不晕车,可是一坐电动车就晕,手机都不敢多看一下。电动 汽车 天生比油车加速更平顺,但为什么坐电动 汽车 容易晕呢?

这其实就跟能量回收有很大的关系了。目前市面上电动 汽车 的能量回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滑行能量回收,是指松开加速踏板后,通过电机拖拽发电,车辆也会自然随之减速。

第二种则是制动能量回收,刹车踏板的前段靠电机能量回收来刹车,只有踩得比较猛或者比较深的时候,才会切换到机械制动。

对于滑行能量回收而言,优势在于松开加速踏板就开始减速充电。理论上驾驶员通过精准的脚法控制,兼顾车速、车距和路况,可以有效降低电耗。

以NEDC循环为例,靠滑行能量回收zui高能够提升20%的续航里程。但是,这种“黄金右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不过想要进一步提升回收效率,滑行能量回收强度随之也要变大,比如被很多用户津津乐道的“单踏板模式”,本质上就是强滑行能量回收模式。 这就会导致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当你松开加速踏板时,会突然出现一个较大的反向刹车力,而这种刹车力则会带来一种“撞墙感”,再加上坐车的乘员并没有刹车的心理准备,频繁的加速、减速,很容易把我们的“前庭平衡”打破,人就容易晕了。 而且,因为有能量回收的存在,很多人习惯之后,脚都在加速踏板上放着,面对突发状况时,容易出现把加速踏板当刹车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第二种制动能量回收,则相当于能量回收和简单的刹车动作进行绑定,当你踩下刹车时,由软件系统来判断,当前的减速是由电机执行还是刹车片执行。 这种设定最大的好处,是把复杂的能量回收运算交给系统,把轻松舒适的驾乘感受交给用户,做到舒适性和能量回收效率的平衡。

但是这套系统面对的挑战也是非常多的,首先这个能够智能分配制动力的电控刹车系统,成本就很高;更为重要的是,软件系统开发难度大,当你踩下刹车的时候,到底是用电制动还是刹车片机械制动。 如果电制动不足,机械制动要不要补,补多少都是一门学问。此外,测试调校还需要庞大的样本量,以达成优秀的续航能力,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时间成本,这也成为很多新能源车企刹车调不好的重要原因。

当然,市面上也有把能量回收产品逻辑做的比较好的车型,比如说一汽-大众 的ID.系列,既有滑行能量回收较强的B挡,同时也有和燃油车几乎无差别的D挡。

而且全系标配了使用EBB电控刹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驾驶员只需控制刹车踏板,即可获得最优能量回收,同时观察小仪表上动态实时绿条,就能直观感受实时能量回收的程度。只要是减速度在0.25G(车速下降速率 7.35km/h·s)以内。 哪怕是用刹车,也是用的电机能量回收,这个减速度的阈值是和主流滑行能量回收一致的,所以踩刹车并不会浪费车辆惯性能量。 当减速度在0.25-0.6G的部分(车速下降速率 7.35-17.65km/h·s),能量回收会逐渐退出,机械制动会逐渐增强,大于0.6G部分(车速下降速率 17.65km/h·s)则全部会变为机械制动,把电制动和机械制动更好的衔接起来。

而B挡的存在,则是对特殊场景的补充,能够直接提供0.13G(车速下降速率 3.82km/h·s)的减速度。在长下坡、低电量以及城市低速拥堵等情况,降低用户频繁踩刹车的疲劳感。

一汽-大众ID.系列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通过更加精细化的调校,把新能源车的能量回收做到了安全、节能和舒适的兼备,只有这样才能给予用户更强的驾驶信心。

新能源电动车会头晕恶心吗?

晕车,这个是让很多人害怕坐车的一个原因,如果说用医学的角度来解释的话,这属于人的身体平衡器官与视觉系统在受到刺激后,会因一时不适应而产生眩晕感。

虽然造成晕车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跟每个人的个人体质是有关系,但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很多人都发现坐新能源车时晕车的几率要远高于传统燃油汽车,而且很多以前不晕车的人也会出现一些眩晕感。

这种奇特的现象究竟怎样造成的?

估计有很多人都听过一些老司机,特别是一些开新能源的士车的司机有过这样的论调,那就是新能源车对外会有很严重的电磁辐射,那会伤害人的身体,会让你掉毛,致癌,甚至是不孕等等,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关于这类论调,其实早已有了结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自行搜寻各种检测数据,所以如果真有电磁辐射伤害人体的问题,恐怕这早就已经成为群体事件了。

其实坐新能源车容易头晕,还是得从新能源自身的行驶特性来分析

传统燃油汽车拥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动力传递结构,它俩的工作特点除了与新能源车完全不一样以外,它们的动力递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哪怕是所谓的推背感,它也要比新能源车的加速感弱一些。

新能源车由于是靠电机来进行动力驱动,那么电机的工作特性就注定和发动机、变速箱是不一样的。电机可以在低速状态下具备很大的扭矩输出,而扭矩又是会直接影响到汽车加速度的数值,所以我们坐新能源车起步时,会有种加速很猛且很突兀的感觉。

这就好比你坐在一张静止的椅子上,燃油车虽然会让你感到突然提速,但你依旧可以感到一个从静止到快速的过程,而新能源车则相反。它就好比你的椅子被人从静止状态突然往前一拉,这种突然的快速运动惯性就会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此外,新能源车是通过消耗电能来提供驱动力,那么它就需要不断地通过能量回收的方式来给电瓶进行充电,而另外一个让人坐新能源车感到不适的原因,就正是新能源车的能量回收机制。

当处于磁场中的线圈接通交流电时,线圈会在磁场内开始旋转(电生磁),而此时旋转的线圈除了会产生反向电流以外,同时还会产生一个反向的阻力来阻止线圈旋转(磁生电),这属于最基础的电机原理。

新能源车的能量回收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它的回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动能量回收”和“滑行能量回收”。不管是那种回收方式,它都是利用了“磁生电”的这个物理原理,通过电机将汽车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动能最终转换成电能。

因此在这个能量回收的过程中,新能源车在反向阻力的作用下,会有一种自带刹车的效果。

也就是当司机加速完毕后,只要稍微做一点收油动作时,整个车身就容易出现一种拖拽感。这种自带刹车的感觉是车身越大,效果约明显,车身越小,效果会相对减小很多。

所以试想一下,当你坐进新能源车后先来一个很猛的加速,随后又感觉到一阵刹车感,反复如此便很容易让人感到头晕不适。

其实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加或松油门后的动力表现,是差别很大的。新能源车的整个过程会显得更加突兀,而这种突兀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会让车内人员感到不适,也是存在一定行车风险的。

比如新能源车进行能量回收产生自带刹车动作时,如果不亮刹车灯,那新能源这种很突兀的刹车往往会让后车感到措施不及,造成追尾事故。

对于这点欧洲国家都是强制要求能量回收时必须亮刹车灯,但我们国家目前并没有这种强制性要求,所以这也造成了我们的新能源车在这方面的表现,全凭车企良心。

编辑:FOX?SIR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很多公交车司机可能习惯了燃油车的开法,在踩电门的时候过狠,就会出现一种一顿一顿的感觉,非常不舒服,纯电动公交车在动力方面比一般燃油公交车要更强,电动机扭矩也大很多,起步加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很高的速度。

而燃油车发动机加速是需要有一个燃油燃烧的过程的,所以纯电动公交车起步如果电门踩得深一些,就会有推背的感觉,而且一顿一顿的感觉就会特别强,所以坐在车里面就会很容易有晕车的感觉。

可能是电离辐射造成的。我所在的城市目前使用两种比亚迪电动巴士。早期这个城市使用的比亚迪巴士车内部两前轮挡泥板上部有两个大箱子,这种电动巴士投入运行后乘车乘客很容易晕车,我也坐过这种车,基本上也晕车。后来,我所在的城市又出现了另一种比亚迪,车内没有大箱子了,本人坐过这种比亚迪,明显没有晕车的感觉了。目前这种新型比亚迪慢慢在替代以前的那种比亚迪。

相关内容解释

新能源公交车因为采用的电机驱动,起步瞬时扭矩大,所以导致起步很直接,刹车时公交司机又多采用猛刹,一起一刹之间人自然而然就容易晕了。至于空调气味不好应该是你的主观感受问题,在你头晕恶心的时候闻到的味道很容易引起你的反感,但是并不能说明电动大巴的空调就比普通大巴不好。

建议以后再做电动大巴车是坐在靠前的位置,最好能通过前挡风玻璃看到前方的路,这样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不会一直头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稍微开下窗透透风也是解决的好方法。

这可能是运动病的一种。运动病指的是平衡器官功能一时的不适应,不是一种生理缺陷,“运动病的发生与前庭系统和视觉系统有密切关系,如果有加速度刺激,当刺激过强或刺激时间过长,超过前庭系统的耐受阈限时(每个人的耐受阈限不同),就会发生运动病。”

标签: [db:tag]

艾普斯常识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备案号:沪ICP备2023024865号-34旺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