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文章正文

新能源产业抢滩布局(河南发文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百科 2024年01月13日 00:48 394 扁壮

易车讯 日前,河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深入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抢抓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机遇,加快融入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河南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主要内容如下:

产业布局:以郑州为中心发展整车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载货车;产业基础较好的地方重点发展配套产业,引进培育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郑州城市群(以下简称郑州城市群),重点发展燃料电池载货车、客车,加快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配套设施完善、示范应用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以郑州、许昌、鹤壁、焦作等市为重点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基地。

主要目标:产业规模跨越增长、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配套能力大幅提高、基础设施保障有力和公共领域绿色替代。

其中,产业规模方面,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比例超过40%,努力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力争推动全省汽车整车产值达到5000亿元、零部件及配套产值达到5000亿元、销售及增值服务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

基础设施方面,到2025年,全省充(换)电和加(储)氢技术水平和设施规模、运营质量显著提升,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5000座以上、充电桩15万个以上、加氢站100座以上,实现重点应用区域全覆盖。

公共领域方面。到2025年,除应急车辆外,全省公交车、巡游出租车以及城市建成区的渣土运输车、水泥罐车、物流车、邮政用车、环卫用车、网约出租车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车;重型载货车辆、工程车辆绿色替代率达到50%以上。

主攻方向:扩大整车规模、做强配套产业和做优增值服务。

其中整车规模方面,依托宇通客车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郑州分公司、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宇通商用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升新能源客车竞争优势、新能源乘用车规模并积极发展新能源载货车

配套产业方面,打造千亿级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电机电控产业集群。其中,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将依托骨干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快推动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创新,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锂电池、钠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攻关,加快石墨烯负极、纳米硅负极等电池关键材料和固态动力电池、锂硫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动动力电池企业改造升级、扩大产能,引进培育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加快形成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重点任务:加强技术攻关、做强优势企业、强化推广应用、完善基础设施和推进融合发展。

其中优势企业方面,研究组建省汽车产业投资集团,整合新能源汽车资源,盘活汽车产能。支持企业组建产业联盟(联合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化、专业化企业集团。支持汽车企业通过技术、品牌、股权投资、产能合作等方式联合研发、生产产品,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产能利用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聚焦传感器、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连接器、保险盒、插接件等细分领域,大力推进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领域补短板,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努力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推广应用方面,各地城市建成区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环卫车辆、巡游出租车和接入平台的网约出租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省、市级党政机关每年新增、更新公务用车采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50%。以客运车辆为应用牵引,以货运车辆为主要应用场景,以乘用车为辅助,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打造河南氢能文旅、物流示范名片。

广西:建世界级石化基地!北海抢滩布局

1、实现“双碳”目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是关键

当前,化石能源消耗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19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占我国CO2排放量的比重合计达90%以上。因此,如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据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至2035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将下降至60%;至2060年,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将下降至81%。而以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消耗比重将从2020年的18%提升至2060年的81.

2、新能源发电技术:有潜力实现50%的“碳减排”

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电成本的下降,据高盛预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将有潜力促进中国约50%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去碳化”,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最重要的技术。

在发展重点方面,根据《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及相关规划,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是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重点,其中,有2项风电技术入选《目录》,有3项太阳能发电技术入选《目录》,每项技术的节能、碳减排效益如下:

3、新能源企业技术实践情况

而在技术实践方面,我国代表性新能源企业不断创新研发,将新能源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项目中:

4、“十四五”时期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在新能源发电技术中,风电和光伏技术是中国能源消费转型的重点。“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发电及利用技术的重点如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5月上旬,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消息,根据《2020年全区制造业发展攻坚突破年实施方案》,当地将深入推进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九大产业集群建设,将北部湾石化产业集聚区建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级石化基地。

广西打造北部湾石化基地始于2006年。彼时,中国石化行业两巨头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中石化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纷纷落户北部湾,吹响了全球高端石化产业资本抢滩布局的号角。

近年来,随着央企试水,紧接着上海华谊集团等地方龙头化工国企跟进,外企巨头普莱克斯、孚宝公司、苏伊士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闻“机”而来,浙江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团等中国民营炼化巨头亦相继落地,以广西钦州、北海为核心的北部湾石化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石红艳15日受访时介绍,2019年,广西石化产业产值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下同)。目前广西正在加快推进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中石化北海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恒逸钦州高端绿色化工化纤基地、桐昆北部湾绿色石化基地等龙头项目建设,已经初步构建形成了“油、煤、气、盐”并进的多元石化产业体系,“油头重、化尾轻”的问题逐步解决,高端石化产业体系集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加强。

广西石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分析人士指出,北部湾贴近中国滇黔川渝湘赣以及外围东南亚等非饱和市场,石化产业发展前景和综合建设运营成本优势明显。

在产业布局方面,广西突出向海经济,重点发展临港产业,以钦州石化产业园、北海铁山港石化基地为龙头,打造两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石化产业园,并力争将来跻身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从而有力地促进炼化一体化发展,推动核心产品本地化。

从海运条件来看,北部湾不仅是离东盟市场最近的海运出发地,也是离世界油气资源主产地中东最近的接收加工地,无论是资源原料的“大进”还是终端产品的“大出”,均具有运距优势。

为如期完成2025年全区石化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级石化基地的目标,石红艳介绍,下一步广西将继续向减油增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拉长石化和煤化工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炼油、乙烯、芳烃、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有机化工产品体系,推动传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烯烃与原料轻质化论坛将于2020年6月10-11日在 广西北海 召开,会议将安排考察广西重点石化基地——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

铁山港区(临海)工业区于2007年设立,是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华南、华中部分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经过最近多年的发展,工业区已成为北海市工业建设的主阵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临海工业区之一。

在自治区和北海市政府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北海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领导下,石化产业园进几年有了迅猛的发展,2018年全年石化、新材料、林纸三大产业共完成产值962亿元。其中石化产业产值394亿元,比增15%,占园区规模以上总产值38%,占北海市规上工业产值20%;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546亿元,比增15%,占园区规模以上总产值52.8%,占北海市规上工业产值28%。

截止 2019 年 3 月,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累计有 51 家企业,投产企业 33 家,在建企业 18 家,涵盖了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玻璃、林纸一体化、新能源、海洋装备、港航物流等产业。已批项目60多个,占地约52平方公里,占总用地42%,待开发用地71平方公里。

石化产业龙头 企业 中石化北海炼化公司于2012年12月投产,拥有65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2018年全年加工原油64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75亿元,上缴税金121亿元。广西LNG项目于2016年4月投产,具备300万吨/年接收能力。建成投产新鑫能源、和源石化等石化下游产业以及配套服务企业,石化产业链格局已初步形成。

临港新材料产业 龙头企业北海诚德公司于2011年投产,五年内相继建成固溶、热轧、冷轧五连轧、酸洗等生产线,2018年完成产值546.13亿元,居全国不锈钢行业第三位。香港信义集团投资122亿元在工业区建设信义玻璃产业园项目,一期生产线计划2019年9月建成投产。

港航物流产业方面 ,2017年6月,北海港口岸扩大开放铁山港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铁山港码头1-4号泊位已建成投用,5-6号泊位完成建设。

6月10-11日,广西北海,2020中国烯烃与原料轻质化论坛。

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石化与烯烃行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面对更为激烈的产业竞争,企业该如何重新定位以脱颖而出?经历了过去一年的发展,行业又迸发出哪些新的活力?等等。

会议将安排考察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

2020中国烯烃与原料轻质化论坛

(6月10-11日·广西北海)

会议名称:2020中国烯烃与原料轻质化论坛

会议时间:2020年6月10-11日

会议地点:广西北海

会议规模:100-120人

参观考察: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

会议主题:产业政策、轻烃资源、市场供需、技术与经济、项目布局、烯烃下游

主办单位:亚化咨询

赞助单位:艾坦姆流体控制(山东)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日程安排

2020年6月10日 星期三

● 中国烯烃与原料轻质化发展趋势研判——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轻质裂解原料在炼化一体化企业的使用与优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 全球轻烃资源状况与市场分析——石化与烯烃项目业主

● 最新丙烷脱氢工艺与催化剂开发进展——PDH技术开发者

● 烯烃及衍生品装置设计和工程建设实践——中国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油百万吨级乙烯成套工艺技术及其在乙烷裂解等项目上的应用——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 海外建设天然气制甲醇的经济性与可行性及其为MTO带来的机遇——宁波富德能源有限公司

● 标题待定——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 高端调节阀国产化步伐正在提速——艾坦姆流体控制(山东)有限公司

● 轻烃裂解技术和工业应用实践——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高端聚烯烃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聚烯烃技术开发者/聚烯烃贸易公司

● 更多演讲主题确认中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商务考察: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企业与码头)

标签: [db:tag]

艾普斯常识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备案号:沪ICP备2023024865号-34旺佯网络